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产经 > 正文

世界快报:有关研究报告表明 绿色金融成为风电发展重要助推力

  • 2023-03-31 13:55:15 来源:中国金融新闻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在全球变暖、极端天气日益增多的背景之下,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挑战之一,全球央行和投资者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视度已不断增强。自2016年《巴黎协定》提出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以来,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能源转型战略。而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全球未来新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一环。绿色金融作为风电行业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助推剂,在近年来风电行业发展实践中的作用愈发突出。3月27日,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绿色金融课题组、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《绿色金融蓝皮书:中国风电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报告(2022~2023)》(以下简称“蓝皮书”)。蓝皮书梳理了国际风电行业中较为成功的绿色金融发展实践,有不少实用经验可供我国风电行业借鉴。

在对风电企业进行评级,根据评级结果来决定对各类风电产业的资金量方面,较为成功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种。第一,美国通过发放“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证书”(OREC)的方式,设置一定的标准,根据标准为每个风电项目发放证书,不同的证书对应不同的补贴,政府还会评估每个项目的成本和收益,收益不仅包含经济收益,还将环境收益评估在其中,以此为标准给予开发商一定的条件和限额浮动资金补贴,由此可以降低开发商进行风电项目开发的成本。第二,英国政府根据企业环境影响评估结果,企业的项目环保效果越好,企业能获得的贷款额度担保比例就越高,企业最高可获得高达7.5万英镑的授信额度。第三,日本根据环境保护程度进行评级,按级别划定利息率。

在发行针对环保产业的绿色债券,根据不同企业的融资特点,发行不同的绿色债券方面,国际上成功做法也不少。例如,美国发行的提前偿还债券、预期票据、资产担保证券、特殊税收债券等债券,推出更多类型的绿色证券,风电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债券。此外,一些发达国家还鼓励全球的个体投资者发行主权绿色债券,使个人的力量加入进来支持绿色项目的发展,更加全面地发挥了绿色债券在促进绿色风电项目发展上的核心作用。英国政府推出了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的全球首支主权绿色债券,通过个人资金的加入来支持风电产业的发展。

在推动绿色金融信息最大化公开透明方面,英国在绿色信贷方面的相关举措较具创新性。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设立了专门板块“可持续债券市场(Sustainable Bond Market,SBM)”,该板块可以及时、高效、准确地为投资者提供项目信息,将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,环保指数等数据都公布给投资者,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选择项目进行投资,因此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的对称现象,更好地促进风电项目的投资。同时,英国还建立实时公开绿色金融信息的平台,绿色项目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掌握更多更透明的绿色债券信息。例如,英国的气候债券倡议组织(CBI),通过持续监测绿色债券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将其报告公开展示、设立绿色债券标准等举措保障绿色债券市场的平稳运行,同时其还向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利于低碳发展的策略和建议。CBI提供的信息具有实时性和公开性,绿色债券发行、行业发展状况、项目预期收益情况以及政府规划的最新情况全部都发布在其官网上,真正做到公开透明,信息面向所有公众。每个人或者企业都可以在CBI的网页搜寻到自己所需的绿色债券市场信息,还可以在网站上发表建议,与其他投资者互动,同时根据定位情况的不同还可以获取不同地区债券数据信息,此外,还可以根据时间、标准的不同进行信息筛选,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

世界快报:有关研究报告表明 绿色金融成为风电发展重要助推力

在全球变暖、极端天气日益增多的背景之下,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挑战之一,全球央行和投...

环球信息: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:近百亿元信贷资金保春耕备耕

今年以来,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积极行动,把支持春耕备耕生产作为当前支农工作重点。

滚动:陆磊:权衡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央行最需要关注流动性指标

陆磊表示,任何国家的央行总要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作选择,中央银行要看菲利普斯曲线,即要寻找一...

建设银行2022年净利润较上年增长6.33%

3月29日晚间,建设银行公布了2022年经营业绩。2022年,建行资产总额达34 60万亿元,较上年增长14 37%...

世界观热点:巴西政府宣布与中国直接本币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“朋友圈”再扩大

近日,巴西政府宣布,中国和巴西已达成协议,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,而以本币开展贸易。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经济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